type
Post
status
Published
date
Apr 13, 2023
slug
summary
人生的痛苦来源于人际关系?“课题分离”的重要性
tags
书评
思考
category
兴趣|生活
icon
password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与作家古贺史建整理“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观点,并以哲学辩论的形式展现其思想的著作
阅读契机
2022年的冬天,懵懂无知的我经历了一系列事件,感受到了莫大的痛苦,在精神快要无法承受之时渴望人类先贤的智慧能给予我一些答案。于是,我遇到了《被讨厌的勇气》。
观点
经历和情感创伤
与弗洛伊德创伤说不同,个体心理学认为不是经历影响人而是人的本能选择去如何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因为人本性对于痛苦的逃避、因此会将自己的经历赋予有利逃避痛苦的意义。起作用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人的选择。
情绪的作用
情绪是本能的表象,要清楚情绪是具有欺骗性的,每一种情绪都有本质。快乐的本质是欲望得到满足,感到愤怒和恐惧的本质是自我防卫机制,没有看透情绪本质的人会被情绪控制从而患得患失,以物喜以己悲。
易怒、冷暴力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或是冷酷无情,而是不了解也拒绝承认发怒、疏远以外存在有效交流方式,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情绪为交流提供了简单的手段,但也只是暂时地解决当前问题。克制自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期待,进行自我满足,也就不会因为对他人的期待落空而痛苦、愤怒。
人际关系陷阱
人生的痛苦来源于对社交关系不健康的把握,因此而引发自卑与焦虑。我们认为病态的自卑以及焦虑来源于将他人视为敌对关系以及对自我的不认同。健康的自卑是对成为理想自我的渴望,自始至终只与过去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比较,而将他人视为自己的伙伴。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写道,对伴侣的期待是通往地狱之路。个体心理学同样指出,在一切人际关系中的期待与渴望都有可能招致烦恼。因此,我们应该寻求内心的力量去化解自身的痛苦。
课题分离
避免陷入人际关系圈套,掌握人际关系入口的方法是做到”课题分离“,即,关注你该关心和做的,停止探寻别人该关心和做的。
不断追寻他人的认可也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本质是渴望自己的得到关注,得到证明,不去寻求自身的认可而去寻求他人的注意力,是将他人是否该认可你的课题颠倒为自己的课题。
我为他做了这么多,他也应该回报我的付出?
“回报理论”以及对他人行为的执着期望是课题分离失败的产物,他人是否回报与回应期待与你无关。做好你认为自己的课题,不必考虑他人是否配合。同时,不要注重和思考一件事的结果,尤其是你不能左右的结果。
例如:他人为我做事,我需要回报对方吗?那当然,感恩之心是我坚守的原则。而我为他人做了事,我要求对方一定要回报我吗?不需要,不求回报也是我的初心。自始自终,只要你坚信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性,那就只关心“我自己”怎么想,而不是“他会”怎么想,“他应该”怎么做,这就是课题分离。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当你放下期待,放下渴望,丢掉目的,不求回报的时候,痛苦便离你远去。
难受的时候,不妨想想杯中风暴的比喻:
任何痛苦都如杯中风暴,感到痛苦是因为视野、格局、思维观念的狭隘和固化,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更大的共同体之中。当他认为自己在更大的范围之中有了归属感和存在感,他就跳出了杯子进入了新的共同体之中,此时杯中的风暴对他来说已经轻如鸿毛。
总结
个体心理学对于理解人际关系、化解痛苦、焦虑还有追寻幸福有着莫大的启发意义,仅看一遍仍不足以提炼其精髓。随着阅历的丰富,此书应是常看常新。